培育理性的自律意识
发布日期:2017-03-21 浏览次数:7578 发布人:安徽省乐玩lewin集团
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指出,,,,,,,党员、干部要不断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,,,,,,,去庸俗、远低俗、不媚俗,,,,,,,做到修身慎行、怀德自重、清廉自守,,,,,,,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。。。。。。。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,,,,,,,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善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、人文精神、道德理念,,,,,,,教育党员干部明是非、辨善恶、知廉耻,,,,,,,滋养其信仰信念,,,,,,,自觉做到为政以德、正心修身。。。。。。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、卷帙浩繁,,,,,,,一个人穷其一生潜心钻研也未必能够领略全部,,,,,,,我们必须找好切入点,,,,,,,对管用、急用的部分先学。。。。。。。从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出发,,,,,,,有必要大力弘扬古代耻感文化、廉政哲理和清官廉吏风范,,,,,,,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,,,,,,,促使党员干部坚定文化自信,,,,,,,提高政治觉悟,,,,,,,廉洁奉公。。。。。。。
耻感,,,,,,,就是人在外界事物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。。。。。。。我国传统文化一直讲究礼、义、廉、耻,,,,,,,“富贵不能淫,,,,,,,贫贱不能移,,,,,,,威武不能屈,,,,,,,此之谓大丈夫”,,,,,,,都是说人要有廉耻之心。。。。。。。北宋周敦颐认为,,,,,,,人生之大不幸就是无耻,,,,,,,因为无耻乃是不仁的表现。。。。。。。反观当下,,,,,,,一些人耻感淡化、道德失范。。。。。。。少数党员干部无羞耻之心,,,,,,,个人消费全用公款报销、支付,,,,,,,有的还利用权力索要、占用他人钱财,,,,,,,有的不考虑身份参与某些低俗活动,,,,,,,严重损害党的形象。。。。。。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耻感文化,,,,,,,让丧失廉耻之人遭到全社会的谴责,,,,,,,就能使党员、干部有羞耻之心,,,,,,,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,,,,,,,进而建立一种注重内省、反求诸己的思维模式,,,,,,,以此自觉正己、修身。。。。。。。
许多古代廉政哲理,,,,,,,言简意赅,,,,,,,耐人寻味,,,,,,,既蕴含着可贵的治国理政智慧,,,,,,,又具有良好的教化和警示作用。。。。。。。如孔子说:“政者,,,,,,,正也。。。。。。。子帅以正,,,,,,,孰敢不正”,,,,,,,可以提醒领导干部懂得率先垂范的重要性,,,,,,,带头廉洁自律。。。。。。。孟子提出的“民为贵,,,,,,,社稷次之,,,,,,,君为轻,,,,,,,天之生民,,,,,,,非为君也;;;;;;;天之立君,,,,,,,以为民也”,,,,,,,可以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,,,,,,,任何时候都不忘密切联系群众。。。。。。。包拯讲“廉者,,,,,,,民之表也;;;;;;;贪者,,,,,,,民之贼也”,,,,,,,则可提醒领导干部强化对廉洁重要性的认识,,,,,,,对腐败始终保持警醒。。。。。。。对这些廉政哲理名言,,,,,,,引导党员、干部常读之、常思之,,,,,,,定能发挥出强大力量,,,,,,,把党员、干部的思想和行为引入廉洁价值观轨道。。。。。。。
我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像包拯、海瑞、于成龙等清官廉吏,,,,,,,他们身上闪烁着忧国爱民、清正廉洁的光芒,,,,,,,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爱戴。。。。。。。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,,,,,,,对这些清官廉吏的爱民之心、高尚之德、公正之行进行解读和宣传,,,,,,,让党员、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懂得,,,,,,,人民群众对清廉者、勤政者永远都是颂扬和拥护的,,,,,,,对贪官污吏、庸碌无为者永远都是鄙视和反感的,,,,,,,从而促使其更加自觉地做到为民务实清廉。。。。。。。
严厉的惩治使人不敢腐,,,,,,,健全的制度使人不能腐,,,,,,,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文化自信,,,,,,,则使人不想腐。。。。。。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,,,,,,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在理性基础上的自律意识,,,,,,,一定能够对全面从严治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。。。。。。。
(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)
- 上一篇: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具体起来
- 下一篇:监督执纪问责的制度遵循